去年12月20日,阳春市委村级第二巡察组进驻河㙟镇,对12个村(社区)开展村级巡察。“新阳村里有一段约0.7公里的道路,破损6年余至今仍未修复,严重影响着群众的出行!”巡察组刚来到新阳村走访了解情况时,就收到众多村民投诉。
巡察组立即组织人员向新阳村村民代表深入了解情况,得知相邻的新阳和司马两村委会有2个石场,每天经过该村道往外运输的石头近千吨,村村通水泥道路被压烂,水泥路变成泥水路,变得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脚泥泞。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烂路依旧,村民怨声载道。那段仍未得以修复的0.7公里道路,成了新阳村民心中之痛。
巡察组认为,聚焦巡察重点,回应群众关注,是开展村级巡察工作的现实需求。开展村级巡察,就是要努力做到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烂路虽短伤害却极大,伤害的不仅是新阳村几千名村民的出行方便,更造成了村民对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的质疑,伤害的是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这次村级巡察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巡察组组长李开华和副组长陈美伊召集组员召开组务会商议解决方案。“短短0.7公里的路段6年没有修复,症结不在于路有多难修,而是在于新阳村一些村(社区)‘两委’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涉及民生、关系群众切身的利益诉求不重视、不关心。”
于是,市委第二村级巡察组对新阳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开展了一次深刻而严肃的谈心谈话教育,敦促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党组织带头人的身份,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担当作为,组织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对该路段进行修复及日常维护。同时,巡察组亦要求河㙟镇党委担负起“镇村同责”的整改职责,督促、指导、协助新阳村尽快完成新阳至司马路段硬底化道路修复工作。
今年1月,村级巡察结束之际,新阳至司马路段完成了硬底化道路修复工作,并在春节前实现通车,解决了新阳、司马两个村委会几千群众出行难问题。
烂路修好了,群众心中的泥泞也不见了。“现在出行看到干净亮堂的道路,我们的心也跟着亮堂了。”新阳村的群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