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念好“六字诀”护航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文章来源: 阳江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9-12-11 15:41    点击:13342
字体: [ ]

为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阳春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执行省纪委监委提出问责念好“六字诀”的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践,用好问责利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取得新成效

“严”字上下功夫,彰显纪法约束的硬度。市纪委监委统筹力量,运用联合办案等方式,严厉惩处执迷不悟、不知敬畏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处理扶贫领域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贪污侵占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同时严肃问责其背后存在的监管、领导不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严重失职、帮扶不到位、漠视群众利益,影响扶贫效果的坚决予以处分。2019以来市纪委监委共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8条,党纪政务处分43问责领导干部9人,持续释放遏制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

“准”字上下功夫,确保问责工作的精度。印发《市纪委监委机关2019年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措施》,进一步规范扶贫领域问责工作。强化案件质量意识,将精准问责要求层层落实到乡镇的办案实践中,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全市各乡镇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和工作督导,进一步理清基层问责思路;组织镇级纪检干部开展以案代训、跟班学习工作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严格按照“镇案县审”规定,镇(街道)纪(工)委立案的案件均需移送该委案件审理部门审核把关,提升精准问责质量。

“适”字上下功夫,准确把握问责的尺度。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七看”工作方法,对一般性的工作失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行为,运用谈话提醒等措施予以问责防止挫伤扶贫干部积极性市纪委监委在处置某村委会虚增收入脱贫问题时,深化运用“七看”工作法,从违纪情节看,虽然扶贫干部曾某在工作中出现错误,但未造成严重后果;从动机原因来看,曾某是因为对扶贫政策理解不透彻,错误地增加了扶贫户的年收入;从认错态度看,其积极配合调查;从一贯表现看,其对扶贫工作认真负责;从群众口碑看,曾某的工作作风深得同事和群众的好评。经综合分析研究,市纪委监委给予曾某谈话提醒的处理。曾某工作积极性没有受到影响,积极引进扶贫新项目,为扶贫村带来良好的收益。

“通”字上下功夫,提升问责的高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问责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细致地做好被问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剖析原因和危害后果,促使其积极主动担起整改责任,让他们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市纪委监委在处置某镇干部失职失责问题时,办案人员重点从思想认识和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入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使该干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服口服接受组织对其的处理意见,并激励了其担当作为。

“扩”字上下功夫,扩大以案明纪的广度。注重从源头上治理,梳理剖析近年查处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深挖背后的深层次问题。2019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向有关单位发送提醒函128份;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问题案例2(6人),并将通报发至各村(居)党组织,使每一名基层扶贫干部都受到警示教育升级改版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市廉洁从政教育基地等,用扶贫领域典型问题案例作为素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依托镇(街道)党校创建镇、村两级乡村振兴讲习中心(所),送警示课到村,直达最后一公里。

“用”字上下功夫,体现力度的温度。阳春市纪委监委把加强问责后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作为问责“后半篇文章”来做,认真做好回访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受处分处理干部认错悔错改错情况及日常工作表现,2019年,对201名被问责干部进行了回访教育。针对扶贫领域中出现的失误错误,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落实《党政干部实施容错纠错办法》要求,把问责和免责、纠错和容错结合起来,既捆住干部乱作为的手脚,又放开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